工程局青年志愿者助力2025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

日期:2025-07-22 来源:局团委 国际公司 作者:温世焱 摄影:刘雅昕 字号:[ ]

7 月 17 日至 20 日,全球发展青年先锋交流营在长沙成功举办,工程局团委组织11名优秀青年志愿者,为来自 52 个国家的近 90 名外国青年代表提供了全方位、专业化的志愿服务。本次活动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办,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、湖南省青年联合会、工程局承办。作为 2025 年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,本次交流营以 “拓展青年潜能 助力全球发展” 为主题,开展了主题论坛、专题考察和文化交流等一系列活动。

专业服务筑牢国际交流根基

为响应共青团中央和团湖南省委的工作部署,国际公司团委协助工程局团委提前统筹、精心筹备,多次组织国际公司青年志愿者召开专题筹备会。大家逐字逐句研学活动材料,深入挖掘长沙历史文化内涵,为这场国际盛会的服务保障工作筑牢坚实根基。

活动期间,青年志愿者化身贴心可靠的“摆渡人”,成为各国青年身边最坚实的支撑。他们以流利的英语架起沟通桥梁,用温暖的笑容传递中国热情,在湖南省博物馆的历史长河中、岳麓书院的千年文脉里,用详尽生动的讲解揭开湖湘文化的神秘面纱。从日程引导到疑问解答,从组织协调到突发处理,他们以专业素养确保每项活动都如钟表齿轮般精准运行。

“能参与如此高规格的国际青年对话,是一生难忘的经历。”国际公司青年员工曾子艾的话语道出了所有志愿者的心声,“这不仅是志愿服务,更是一场跨越国界的思想碰撞,让我对‘人类命运共同体’有了触摸得到的理解。”

两天时间里,青年志愿者们陪伴各国青年代表完成了一场深度的“中国体验”:在湖南省博物馆见证中华文明的璀璨星河;在湖南大学感受科技创新的脉动;在雨花非遗馆亲手触摸剪纸、湘绣的千年匠心;在马栏山视频文创园领略AI经济的蓬勃活力;在中外创业青年交流会上,各国青年才俊围绕文化传承与创新展开深度对话,碰撞思想火花,展现多元文明互鉴的青春智慧。

来自新加坡的青年代表Tanvi感慨道:“中国青年的专业与热情令人动容,他们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立体而生动的中国。”

来自印尼的Intan也说道:“在湖南大学,志愿者陪我们参观了实验室,还细致地翻译了科研人员的介绍,让我们这些对科技领域不太熟悉的人也能明白其中的奥秘,这种耐心太难得了。”

文明对话绽放绚丽火花

作为工程局国际事业的生力军,这些青年志愿者不仅是活动的服务者,更是文化的传播者。他们凭借跨文化沟通的独特优势,在点滴互动中播撒友谊的种子。

“每个国家的青年都有自己的闪光点,这场交流让我真正理解了‘各美其美,美美与共’的深意。”负责接待非洲青年代表的黄志坤,在细致服务中与多位外国嘉宾结下深厚友谊。

文化碰撞的趣事在每日相处中不断上演:志愿者王珑瑾教越南姐姐用微信支付购买米酒,成了“最中国的味觉记忆”;在岳麓书院的滂沱大雨中,志愿者温世焱冒雨寻找沉迷竹林美景自拍的吉尔吉斯斯坦青年Kamila,湿透的衣衫与嘉宾惊叹的笑容,构成了一幅雨中的跨文化剪影。“看到他们为中国之美而感动,所有辛苦都化作了自豪。”温世焱说。

“长沙,这个我此前从未听闻的地方,竟藏着如此多的惊喜。它给我留下的印象实在太好,如今,细细游览这座城市、探寻每一个角落,早已被我列入了未来的必做清单。”临别之际,Marsel对这次活动由衷感慨道。

责任担当彰显中国青年本色

24小时待命、随时响应突发需求,是志愿者们的工作常态。越南嘉宾在湖南省博物馆迷路时,张懿丰第一时间赶到接应;活动流程临时调整时,全体志愿者默契配合无缝衔接。“当看到外国朋友安心的笑容,就觉得所有付出都有了意义。”张懿丰说出了志愿者的共同体会。

这些青年以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使命担当。主要负责接待非洲代表的黄玲,从活动伊始就全程跟进,从代表们的饮食禁忌、日程衔接到会议跟进,她都事无巨细地统筹协调,确保各项环节顺畅推进。在介绍中国发展成就的同时,她始终以开放的心态倾听国际青年的见解,谈及这段经历时她说:“从活动筹备到落地执行,我全程跟进的每一个环节,都成了和外国朋友深入交流的契机。我们围坐在一起聊思想、谈文化,他们的视角像一面镜子,不仅照见我们的优势所在,更让那些不易察觉的短板变得清晰。这种双向的认知太珍贵了,既让世界看到真实的中国,也让我们在互鉴中更懂如何成长。”

志愿者们展现的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,正是国企青年践行 “走出去” 战略所需要的核心素养,也成为了工程局在国际舞台最好的“名片”。

青春力量融入全球发展浪潮

工程局积极响应国家“走出去”战略,近30年来足迹遍布亚太、欧亚、美洲、东南非、中西非和中东北非6大区域,业务范围涉及“水、能、城”三大领域,成为中央企业“走出去的”排头兵。随着“一带一路”倡议的深入推进与世界经济格局的深刻演变,为工程局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优秀青年人才势在必行。为此,企业构建了“阶梯式培养+实战化淬炼”的人才培育体系:一方面,通过“导师带徒”机制,由深耕海外的资深专家手把手传授经验,同步开设国际工程管理、多语种沟通等专项课程,夯实青年人才的专业根基;另一方面,推行“项目轮岗制”,让青年员工深度参与工程管理、技术质量、设备物资、经营法务等多业务领域工作。此外,工程局还积极组织青年员工参与“中非经贸博览会”等活动,鼓励青年人才就绿色施工、智能建造等前沿议题全球同行对话,在碰撞中拓宽视野边界,为八局的国际化征程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。

对工程局的青年志愿者而言,这场盛会更是一次宝贵的成长历练。新员工蔡添宇坦言:“这次活动对我来说意义非凡,与各国青年的交流,让我提前储备了跨文化工作的‘实战经验’,如若未来能够加入国际公司,这必将成为我职业生涯中一笔宝贵的财富。”

活动落幕,但青春的对话永不终结。青年志愿者们带着收获与思考回到工作岗位,将把跨文化交流的感悟转化为推动国际业务的动力。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上,每一份青春力量都不可或缺。工程局的青年们,未来将以更开放包容的姿态,在全球发展的舞台上书写属于中国青年的时代答卷。





【打印】 【关闭】